郵箱:385089762@qq.com
手機:15216687078
電話:152-1668-7078
地址:上海市奉賢區(qū)金聚路388號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27 13:56:46 人氣:
35kV高壓電纜技術規(guī)范要求
1、國標標準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(guī)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(guī)范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的修改(不包括勘誤的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(guī)范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(guī)范。
GB/T 2951.11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1部分:通用試驗方法—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—機械性能試驗
GB/T 2951.13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3部分:通用試驗方法—密度測定方法—吸水試驗—收縮試驗
GB/T 2951.14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4部分:通用試驗方法—低溫試驗
GB/T 2951.21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21部分:彈性體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—耐臭氧試驗—熱延伸試驗—浸礦物油試驗
GB/T 2951.31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31部分:聚氯乙烯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—高溫壓力試驗—抗開裂試驗
GB/T 2951.41-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41部分: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—耐環(huán)境應力開裂試驗—熔體指數測量方法—直接燃燒法測量聚乙烯中炭黑和(或)礦物質填料含量—熱重分析法(TGA)測量碳黑含量—顯微鏡法評估聚乙烯中炭黑分散度
GB/T 3048.4-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4部分:導體直流電阻試驗
GB/T 3048.12-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12部分:局部放電試驗
GB/T 3048.13-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13部分:沖擊電壓試驗試驗
GB/T 3956電纜的導體
GB/T 6995.3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3部分:電線電纜識別標志
GB/T 12706.2額定電壓1kV(Um=1.2kV)到35kV(Um=40.5kV)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2部分:額定電壓6kV(Um=7.2kV)到30kV(Um=36kV)電纜
GB/T 12706.3額定電壓1kV(Um=1.2kV)到35kV(Um=40.5kV)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3部分:額定電壓35kV(Um=40.5kV)電纜
GB/T 17650.2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放氣體的試驗方法第2部分:用測量pH值和電導率來測定氣體的酸度
GB/T 17651.2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第2部分:試驗步驟和要求
GB/T 19666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通則
GB/T 18380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
JB/T 8137.1電線電纜交貨盤第1部分:一般規(guī)定
2、技術參數和性能要求
2.1導體
2.1.1導體應為GB/T3956規(guī)范,導體由無氧銅(含銅量不小于99.95%)圓絞線組成,導體應為緊壓絞合圓形結構,緊壓系數不小于0.90,其他應符合GB/T3956的規(guī)定。
2.1.2導體應為連續(xù)導體,不允許出線拼接和使用連接頭。
2.2擠出交聯工藝
導體屏蔽、絕緣、絕緣屏蔽應采用三層共擠工藝,全封閉化學交聯。絕緣料采用交聯聚乙烯料,半導電屏蔽料采用交聯型材料,絕緣料和半導電料從生產之日到使用不應超過半年。
生產廠家提供對產品工藝制造水平的描述,包括干式交聯流水線方式,生產設備中的測偏裝置、干式交聯,冷卻裝置的描述等。
2.3導體屏蔽
2.3.1導體屏蔽應為擠包式,擠包的半導電層電阻率不大于1000?·m。
2.3.2半導體帶應包裹在導體上。
2.3.3擠包的部分應與絕緣緊密結合,表面光滑,無明顯絞線凸紋,不應有尖角、顆粒、燒焦或擦傷的痕跡。
2.4絕緣
2.4.1絕緣材料應為高純度的XLPE,絕緣材料的污染應避免出現在吊運和制造的工程中,在任何環(huán)境下都應避免在絕緣中含有雜質。
電纜絕緣標稱厚度為10.5mm,絕緣任一點最薄點的測量厚度不小于標稱值的90%-0.1mm,任一斷面的偏心率[(最大測量厚度-最小測量厚度)/最大測量厚度]應不大于15%。
電纜的絕緣偏心度應符合下式規(guī)定:(tmax-tmin)/tmax≤15%
式中:tmax——絕緣最大厚度,mm;
tmin——絕緣最小厚度,mm。
tmax和tmin在絕緣同一斷面上測得。
2.4.2交聯劑的使用應防止任何水分直接接觸到絕緣,并實施干燥處理和干燥冷卻。
2.4.3導體允許的最高溫度應符合下表要求:
絕緣材料 | 正常操作℃ | 短路時(t≤5s)℃ |
XLPE | 90 | 250 |
2.5絕緣屏蔽
2.5.1絕緣屏蔽應為擠包式。
2.5.2絕緣屏蔽的擠包部分應與絕緣緊密連接。擠包和與絕緣層的連接應與導體絕緣和絕緣屏蔽一起完成(三層共擠)。
2.5.3絕緣屏蔽為可剝離或不可剝離擠包半導電層,電阻率不大于500?·m,半導電層應均勻地包覆在絕緣表面,表面應光滑,不應有尖角、顆粒、燒焦或擦傷的痕跡。當采用可剝離的擠包半導電屏蔽,從老化前后的試樣絕緣上剝下擠包半導電屏蔽的剝離力應不小于8N和不大于45N,絕緣表面應無損傷及殘留的半導電屏蔽痕跡。
2.5.4三芯電纜絕緣屏蔽與金屬屏蔽之間應有沿纜芯縱向的相色(黃綠紅)標志帶,其寬度不小于2mm。
2.6金屬屏蔽
2.6.1金屬屏蔽應由一根或多根金屬帶、金屬編織帶、金屬絲的同心層或金屬絲與金屬帶的組合結構組成。
2.6.2銅帶屏蔽由一層重疊繞包的軟銅帶組成,繞包連續(xù)、均勻、平整光滑、平整、接觸良好、沒有斷裂,銅帶間的搭蓋率應不小于10%(標稱值),其最小搭蓋率應不小于5%。銅帶接續(xù)必須采用焊接方式。軟銅帶應符合GB/T11091,銅帶標稱厚度為:
——單芯電纜:≥0.12mm。
——三芯電纜:≥0.10mm。
銅帶的最小厚度應不小于標稱值的90%。
2.6.3標稱截面積為500mm2以上電纜的金屬屏蔽應采用銅絲屏蔽結構,銅絲屏蔽應由疏繞的軟銅絲組成,其表面應用反向繞包的銅絲或銅帶扎緊,相鄰銅絲的平均間隙應不大于4mm。
2.6.4金屬屏蔽中銅絲的電阻應符合GB/T3956的要求。銅絲屏蔽的標稱截面積應根據故障電流容量確定。
2.7填充及內襯層
2.7.1電纜的纜芯采用非吸濕性材料緊密填充,無鹵低煙電纜應采用無鹵低煙填充材料,材料性能應符合GB/T12706.3無鹵性能要求。纜芯成纜后外型圓整、密實。內襯層為繞包或擠包的非吸濕性材料。填充及內襯層與電纜的工作溫度相適應,對絕緣材料無影響,并保證在成品電纜段附加老化試驗后不粉化。
2.7.2內襯層可以擠包或繞包,圓形絕緣線芯電纜只有在絕緣線芯間的間隙被密實填充時,才允許采用繞包內襯層,擠包內襯層前允許用合適的帶子扎緊。
2.7.3擠包內襯層的近似厚度應符合GB/T12706.3的要求,有防水要求時,宜選用PE內襯層。
2.8鎧裝
2.8.1鎧裝層符合GB/T12706.3的要求,可采用金屬帶鎧裝和金屬絲鎧裝方式。鋼帶應符合YB/T024-2008規(guī)定,鋼帶鎧裝采用雙鋼帶間隙繞包,鋼帶繞包平整緊密,鋼帶接續(xù)焊接平整牢固。
金屬絲鎧裝應均勻緊密地排列在內襯層纜芯上,鎧裝后金屬絲不得有背股、彎折扭曲、隆起或超燈籠狀外觀出現,焊頭應平整牢固。
2.8.2單芯電纜的鎧裝應采用非磁性材料。
2.8.3三芯電纜金屬帶鎧裝采用雙層鍍鋅鋼帶,螺旋繞包兩層,外層鋼帶的中間大致在內層鋼帶間隙上方,包帶間隙應不大于鋼帶寬度的50%,繞包應平整光滑。
2.9外護套
2.9.1電纜的外護套按照具體型號規(guī)格可采用聚氯乙烯護套料、阻燃聚乙烯護套料、阻燃聚氯乙烯護套料、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護套料等,有特殊要求時可使用化學添加劑,必須具備國家環(huán)保認證。標稱厚度符合GB/T12706.3的規(guī)定。對于鎧裝及非鎧裝電纜,護套厚度任一點最小厚度都不小于標稱厚度的80%-0.2mm;
2.9.2電纜阻燃要求:采用阻燃電纜時,電纜的阻燃特性和技術參數要求需符合GB/T19666的相關規(guī)定。
2.10成品電纜標志
成品電纜的外護套表面印有制造廠名、注冊商標、產品型號、額定電壓及計米長度的連續(xù)標志,印刷標志符合GB/T6995的規(guī)定。
3、密封和牽引頭
電纜兩端應用防水密封套密封,密封套和電纜的重疊長度應不小于200mm。如有要求安裝牽引頭,牽引頭應與線芯采用圍壓的連接方式并與電纜可靠密封,在運輸、儲存、敷設過程中保證電纜密封不失效。
4、電纜包裝
電纜成盤包裝,包裝時電纜卷繞整齊并妥善包裝。電纜盤符合JB/T8137的規(guī)定。每盤電纜都附有檢驗合格證。
5、試驗
電纜的出廠試驗按GB/T12706.3中規(guī)定的項目及招標文件的要求進行,產品交付必須附有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檢測報告。
5.1試驗條件
5.1.1除非另有規(guī)定,電壓試驗的環(huán)境溫度為(20±15)℃,其他項目試驗的環(huán)境溫度為(20±5)℃。
5.1.2交流電壓試驗的頻率為49Hz~60Hz,電壓波形基本上應是正弦波形。
5.1.3沖擊電壓試驗波形規(guī)定波前時間為1μs~5μs,半峰值時間為40μs~60μs。
5.2例行試驗
例行試驗通常應在每一盤生產電纜進行。標準規(guī)定的例行試驗為:
a)導體電阻測量;
b)局部放電試驗;
c)工頻交流電壓試驗。
5.2.1導體電阻
應對每一根電纜長度所有導體進行測量。成品電纜或從成品電纜上取下的試樣,應在保持適當溫度的試驗室內至少存放12h后測量。電阻測量值應按GB/T3956規(guī)定的公式和系數校正到20℃下的1km長度的數值。每一根導體20根時的直流電阻應不超過GB/T3956規(guī)定的相應的最大值。
5.2.2局部放電
應按GB/T3048.12進行局部放電試驗,試驗靈敏度應為10pC或更優(yōu)。三芯電纜的所有絕緣線芯都應試驗,電壓施加于每一根導體和金屬屏蔽之間。試驗電壓應逐漸升高到2U0并保持10s,然后緩慢降到1.73U0。在1.73U0下,應無任何由被試電纜產生的超過聲明試驗靈敏度的可檢測到的放電。
5.2.3工頻交流電壓試驗
工頻試驗電壓應為3.5U0,單相試驗電壓值為91kV,要求絕緣應無擊穿。對分相金屬屏蔽的三芯電纜,應在每一根導體與金屬屏蔽層之間施加電壓,持續(xù)5min。對不分相金屬屏蔽的三芯電纜,應依次在每一根絕緣導體對其他所有導體及統(tǒng)包金屬屏蔽層之間施加試驗電壓,持續(xù)5min。三芯電纜也可采用三相變壓器,一次完成試驗。
5.2.4抽樣試驗
抽樣試驗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試驗:
a)導體檢查;
b)尺寸檢查;
c)電壓試驗;
d)XLPE絕緣熱延伸試驗;
e)絕緣屏蔽剝離試驗。
f)阻燃燃燒試驗(針對阻燃電纜)
抽樣試驗的頻度和試驗要求應符合GB/T12706.3的要求。
5.2.5型式試驗
具有特定電壓和導體截面的一種型式的電纜通過了型式試驗后,對于具有其他導體截面和/或額定電壓的電纜型式批準依然有效,但應滿足下列三個條件:
a)絕緣和半導電屏蔽材料以及所采用的制造工藝相同;
b)導體截面積不大于已試電纜;
c)額定電壓不高于已試電纜。
型式試驗順序及試驗要求應符合GB/T12706.3的要求。
5.2.6印刷標志耐擦試驗
成品表面應連續(xù)凸印或噴印印刷廠名、型號、電壓、導體截面和計米長度標志,標志應字跡清楚、容易辨認、耐擦,達到GB/T6995標準,電纜盤上應標注滾動方向。
技術文獻
產品知識